今日写论文写乏了,就去翻了翻以前记的笔记,翻到了在呈贡学习生活时期的记录。想当初,我为了逃避家人亲戚带来的压力、独自一人去呈贡寻求一片清净之地复习备考,时光匆匆,一晃几年过去了,令人感叹。
虽看以前记录的文字略显幼稚,但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性,我一字不落的照搬了过来,下面是当时的记录:
不知不觉就到了月末,在呈贡已经快一个月了。最近天天泡图书馆,感觉效率有点下降,而我对除校园之外的周边环境还一无所知,趁着没下雨的周六就出去看了看。
上午配置好无线AP找了个共享车就骑了出去,没多久(约30分钟)就到了滇池边上的捞鱼河公园。虽然是周末由于随时会下雨的样子,公园里面人不多,很是清静。
公园依滇池东边的湖岸线而建,因有一条小河在此注入滇池,小河里可以捞到小鱼小虾,因此取名为捞鱼河公园。
这里种植最多的要数水衫了,大片大片的水衫,行走其中,犹如身在绿海一般,令人心旷神怡。水衫对我而言并不陌生,在平原地区的湖边湿地大多有种植,但是如此密集的水衫林我是第一次见到,觉得很震撼,用密不透光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。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,在这样密集的树林中,树与树之间为何不会遮挡掉阳光,或者因竞争养料而造成某些树苗死亡呢?
犹如身处绿海之中 令人心旷神怡(后记:在后来的日子里,这片绿色,时常出现在我的脑子里,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片绿色之海)
琢磨来琢磨去,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滇池的存在,造就了周边的湿地生态,使得空气能够一直保持很高的湿度,水衫喜水喜湿,这提供了它们必要的生长条件;另外,高原地区不同平原,这里光照充足,昆明更是四季阳光明媚,单位面积上提供了比平原地区更多的光能量,所以水衫如此密集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很好的长势。
比起水衫大军,公园中也种植了一些柳树,水衫的挺拔俏丽,柳条可谓千姿百态、婀娜多姿,很多柳树的根须都暴露在外,看起来像老人的胡须,只是颜色是朱红色的,远远看去还有点吓人。
在林间散落着零星的杂草,北边临近滇池的区域芦苇丛生。另外,自行车道的两边零零散散种植了一些美人蕉。
为了保护湿地,减少垃圾减轻污染,林区和芦苇荡里禁止设摊开店,栈道或步道上每相隔不远的地方就设了一个垃圾桶。这样的环境引来了不少鸟儿在此安家。水衫林里面,不时会传出猫头鹰的叫声,估计里面住了不少。芦苇和杂草从中,偶尔有野鸟飞出,运气好点的话,还能看到白天鹅在水面划水。
最西临湖的栈道 能够看到滇池
公园北的芦苇荡有栈道穿插其中,在最西临湖的栈道上能够欣赏到滇池的美景,很适合情侣约会闲游。公园的最南端是一小块人造砂石滩(公园的地图上叫沙滩,但是地面上铺的砂石粒径已经达到砾石的级别了,磨圆度也很差,我觉得叫砂石滩更为妥当),这里聚集了许多家长和小孩,小孩们或是嬉戏打闹,或是同家长一道眺望远方的湖面;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女孩,特意化了美美的妆,穿上漂亮的衣服来这里游玩拍照,总之好不惬意。
眺望远方(一)
眺望远方(二)
眺望远方(三)
(由于当时的天气并不好,上面三张照片拍得并不是很满意,后期特效也没法挽救,索性裁剪了一下就贴出了)
我过去的时候,湖边有一个大叔正蹲坐在自己的小船上,船头散落着一些小鱼,看他一个人。我好奇他的小鱼,就过去跟他聊了聊。原来大叔的鱼是刚从滇池里面捞起来的,这鱼名叫箭鱼,见风就死,不能养。他正在等着游客来买他的鱼。我们聊了不一会儿,就来了一对带小孩的家长来打听他的鱼怎么卖,后续又有不少游客凑了过来,好不热闹。大叔也不用秤,抓起小鱼颠了颠。“一共35块钱” 孩子母亲犹豫了一下,没多说就买了下来,就这样我看他很轻松就完成了一笔交易。
见风就死的箭鱼
凑过来的游客 好不热闹
然后他又滑着小船向湖面漂去了,只见他在离岸边十多米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,然后开始收之前埋好的网。见他一连收了几个网都没啥收获,我有的不耐烦了,就往远处的亭子走去,歇了歇,之后在岸边拍起了湖水。
正在捕鱼的大叔
虽然近年来在各方的治理之下,滇池的水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。但是比起我之前见过的一些湖泊来说,还是差了很多,清澈见底更是不能提。也许是因为这里是公园,人的活动比较频繁,所以导致附近区域水质不好,但愿湖中心区域水质更好点。
滇池的水(为了拍出波涛汹涌的感觉,我把镜头放得很低)
就在我忙于拍照的时候,大叔的船已经再次靠岸了。我赶忙大步走过去,看看他这次收获怎么样。可是还是晚了,等我走到跟前,他的鱼已经被一个中年人全部买了,这次捕上来的全是白鲦,不像上次的箭鱼拿上来就死了,这次的白鲦个个活蹦乱跳,比上次的还多。令我感动惊讶的是这次他一共才买25块钱。我觉得好亏,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白鲦没有箭鱼值钱。
大叔很健谈,后面趁他在等游客买鱼的间隙我们又聊了许多。据他说,滇池里面除了上面的箭鱼和白鲦外,还能捕到鲢鱼、鲤鱼、黄颡鱼,其中黄颡鱼卖得最贵。捕鱼也是靠天气吃饭,下雨天风大的时候,一天到晚也网不了几条鱼;晴天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比较好网到鱼了,像这样的天气大概1小时左右就能收一次网。我跟他说他这鱼刚捞起来的,比市场上的新鲜,来玩的游客也不太会在意价钱,可以卖贵点。大叔倒是很实在,他说他出去收一波网有多有少,看着差不多的钱就卖了,他因为卖得便宜,有不少回头客嘞。
在这里捞鱼除了看天气,还得随时注意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,如果不幸被逮到一次,六七百块钱就没了,这要好几天才挣得回来。按他的说法就是跟相关人员“打游击”,打好了就能挣钱。我跟他粗略算了一下当天的收入,大概有150左右,如果每天都这样,一个月的收入就在4000上下了。
除了捕鱼之外,我对他的生活也产生了兴趣。进一步交谈中,了解到由于呈贡新城建设,大叔家已经办理了拆迁补偿手续。政府给了他们每人100平米的回迁安置房(前提是原住房有100平米,不足的额外花钱购买,价钱大概是目前市场价的4折);另外为了让他们能尽早搬离原住房每人给10万元的补助,回迁过渡期间每人每年有1万元的生活补助,我很羡慕并表示他们碰上了好政策。可是他并不以为然,觉得以后搬去新房要交物业费,水电也比现在高,增加了生活成本,因为没有固定工作,他觉得10万块很快也会花完,所以不无担心。
他有一个儿子,今年已经高二了,按他的说法马上就要高考了,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,他还是一种放养状态,按他的说法,能读的不管他也读得进去,不能读的打也没用。他们这里小孩上学生活费普遍给的比较充裕,一个小孩每个月光生活费就要给到一千多。我说我现在的生活费也没有一千,他笑了笑表示不信。
最后,看天已经很晚了,跟大叔道别后,我就匆匆骑车回赶了,回到云大已经接近21点了,不无收获的一天。
后记:虽然我仅在呈贡呆了半年多,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们都会觉得半年很快就过去了。直到后面我才发现,这半年的生活,给我的精神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,一些经历历历在目。等有空的时候,再慢慢写吧。